上市公司高管作为认购对象之一参与增发,不仅绕开了股权激励的业绩门槛,缩短了持股的时限,而且因“高管买单”更为市场所青睐,可谓是“一石三鸟”
典型案例:物产中拓、兴森科技和宏大爆破
在近期的定向增发案例中,另有一大特征尤为显眼,即公司高管作为定增对象之一参与增发。
宏大爆破2013年11月4日推出定增预案,拟募资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。预案显示,公司拟不低于24.3元/股的价格向五名投资者发行股份不超过2469.13万股,认购对象分别为广业公司、广发恒定7号资产计划、恒健投资、中钢投资、华夏人合,认购数量分别为617.28万股、823.05万股、411.52万股、205.76万股和411.52万股。
其中,广发恒定7号特别引人关注。预案显示,广发恒定7号资产计划由广发证券的资产管理部设立和管理,由宏大爆破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员工自筹资金2亿元认购,委托人不少于2人且不得超过200名,存续期限为自资产管理合同生效之日起4年。筛选对象为员工中的合格投资者,若员工募集总额不足2亿元,不足部分由宏大爆破管理层认购;若员工募集总额超过2亿元,则通过抽签的方式确认最终的认购方及每人认购金额。
这一种面向公司高管及员工的定向增发,看似变相的股权激励,事实上却好处良多。一方面,管理层没有业绩门槛的约束,大股东没有盈利补偿的要求;另一方面,大大缩短了一个完整的股权激励计划需耗时5至6年的高管持股周期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公司的经营层认购增发股,为投资者树立了股价“风向标”。以近期发布方案的物产中拓、兴森科技的市场表现为例,其最新股价分别为14.14元、23.55元,较增发价7.35元/股、16.42元/股的涨幅已达92%和43%。可谓是“一石三鸟”。
此外,高管激励与金融资本入主公司也存在连接点。长园集团公告显示,公司及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、核心人员拟参与相关股权投资基金的认购。管理层通过认购股权投资基金的份额,最终持有不超过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30%的股份。
不过,需指出的是,自康缘药业采取这种方式以来,上述所有的类似增发方案都还在审批阶段,尚未有过会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