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权激励方式 |
上市公司数量(家) |
本报告期较上报告期变动数量(家) |
董事会预案 |
7 |
-2 |
上市公司提取激励基金买入流通A股 |
2 |
1 |
上市公司定向发行股票 |
5 |
-2 |
授予期权,行权股票来源为上市公司定向发行股票 |
0 |
-1 |
股东大会通过 |
12 |
-12 |
上市公司定向发行股票 |
10 |
-6 |
上市公司提取激励基金买入流通A股 |
0 |
-8 |
授予期权,行权股票来源为上市公司定向发行股票 |
2 |
2 |
实施 |
30 |
-15 |
上市公司定向发行股票 |
23 |
-14 |
上市公司提取激励基金买入流通A股 |
0 |
-1 |
授予期权,行权股票来源为上市公司定向发行股票 |
7 |
0 |
停止实施 |
1 |
1 |
上市公司定向发行股票 |
1 |
1 |
总计 |
490 |
412 |
数据来源:Wind资讯领灿
报告期内股权激励实施行业分布图
数据来源:Wind资讯领灿
根据最新公告日期统计,2017年7-8月份涉及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共计490家,其中公布董事会预案7家,股东大会通过12家,实施30家,相比上报告期2017年5-6月份,其中董事会预案减少2家,股东大会通过减少12家,实施减少15家,停止实施增加1家。
报告期内,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数量从行业分布来看,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为4家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为3家。
梳理各式股权激励方案,不难发现,限制性股票类的激励计划出现得越来越多。据业内人士介绍,限制性股票占据主流,正是由于其在风险收益设计上更加平衡,更符合市场化的要求,能够起到更强的激励作用。首先看激励条件,按现行规则,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都要设立绩效考核指标,且应包括公司指标和个人指标,而此前使用较多的员工持股计划则无需设定,这意味着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更多地关注公司本身业绩成长,而非中短期的股价起伏。太阳纸业推出的限制性股票方案便是如此,公司拟向674名员工授予不超过5677万股限制性股票,占公告时公司股本的2.24%。在解除限售的条件上,方案设置了2017至2019年的业绩考核目标,即以2016年净利润为基数,上述三年对应净利润增长率不得低于60%、80%和100%。若未能完成,则所有激励对象对应考核年度的限制性股票不得解除限售,由公司回购注销。再看风险收益配比,与股票期权、员工持股计划相比,限制性股票更有高风险、高收益的特性,这也恰恰符合激励的初衷。“限制性股票一开始就需要员工掏出真金白银买入,虽说设计有回购机制,但与股票期权完全不需要先掏钱相比,这就足以令员工产生达到业绩目标的压力。”沪上某私募人士表示,这是限制性股票所体现的风险要素。